>
发布时间:2020-08-25 点击数: 706次
其实体检要因人而异,区别对待,根据自己的年龄、性别、职业、健康状况和家族病史等,全面考虑来选择。
20-30岁年龄段:传染病是重点
除了常规项目,体检重点关注一下传染病、皮肤病、生殖系统疾病。
由于年轻人活动范围广,患传染病的几率相对较大。比如乙肝、肺结核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。这个年龄段进入育龄期,也要留意生殖系统疾病。
建议:
1. 注重肝功能、血常规及胸部X光检查。
2. 已婚或有性接触的女性,每1~2年可进行一次宫颈、盆腔和乳腺检查。
30岁人体各项机能都处于巅峰状态,但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工作压力大、应酬多,常常运动量不足,容易发胖。这一时期要重点关注血压、血糖和血脂变化,若有异常马上调整。
建议:
1. 每半年检查一下血压、血糖和血脂,肥胖人群则每3个月检查一次。
2. 女性继续保持妇科检查、乳腺检查项目。
3. 男性35岁以后每1~2年增加前列腺PSA检查。
这个年纪是“健康高危期”,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,猝死率高,必须关注心脏问题。四五十岁,癌症发病也逐渐增多。
建议:
1. 心脏彩超、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不可少。
2. 肺部CT不可少,可筛查肺癌。
3. 女性重点关注乳腺及妇科疾病(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筛查乳腺癌,HPV+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)。
4. 男性要关注胃肠疾病(胃肠镜可根据需要选择做,筛查胃癌、结直肠癌等)。
5. 有肿瘤家族史、三代以内亲属有发生肿瘤的人,需提早体检。
50岁以上:骨密度、血管是重点
建议:
1. 开始筛查骨密度。
2. 警惕萎缩性胃炎、肠息肉、慢性溃疡等疾病癌变,这个年纪胃肠镜检查不能少。
3. 同时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,如颈动脉超声、心脏彩超、心电图等。
4. 老年人是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高发人群,做好眼睛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