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发布时间:2022-12-26 点击数: 1560次
杜雨茂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
张喜奎
杜雨茂教授,数代业医,名贯西域,幼秉家学,熟颂各家,研读岐黄,尤精伤寒,学验俱丰,临证用药,出神入化,自成体系。余有幸师事,受益良多。现对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略述于后,以供参考。1 阐病机 掌握病情
杜老认为,诊病问疾,首应弄清病因病机,了解疾病的性质,做到胸有成竹,才能有的放矢,治疗本病亦不例外。根据本病临床症状、体征和脉舌,结合杜老长期的治疗体会,认为应属于中医“嘈杂”和“胃痛”的范畴。其原因多由饮食失调,或劳倦内伤损及脾胃,或因情志不遂,气郁伤肝,肝失疏泄,进而导致脾胃虚损而成。部分病人亦可由于患它疾时服用寒凉克伐之品太过,戕伤脾胃,或大病之后正气亏耗,脾胃气阴虚损而致。总之,本病的主要病变在脾胃,亦可涉及到肝、肾和心。病情以虚实夹杂为主,且大多数病例表现为虚多实少。初期多为肝气郁结,进而导致脾胃气阴不足,甚则阳气亏乏,瘀血停滞。2 辨脉证 确定类型
杜老认为,治疗本病的前提是分清证型,不能用一方而概治。关键不是确立本病属中医之何病,而是对具体病人所表现的症状,体征及脉舌象等,进行归纳分析,以确定证候类型。杜老常分以下类型进行施治:(1)胃阴亏乏,脾气亦虚型 此型病人较多见,常于胃阴亏虚的同时,也表现有脾气虚弱的症状。临床常见如下症状:胃中嘈杂,似饥非饥,似痛非痛,异常不适,难名其状,口燥咽干,食欲减退,午后腹胀,形体日瘦,气短乏力,大便偏干,脉多细数无力,舌淡红少苔,甚或舌光如镜面而少津等。(2)肝郁脾虚型 此病早期多属本型。证见胃脘胀满,甚或疼痛,引及两胁,嗳气纳呆,心烦易怒,大便不畅,病情易随患者情绪变化而波动,脉多虚弦或弦细,舌淡红苔白。(3)脾胃气虚夹瘀型 多由病久误治失治,脾胃之气受损,气不能推血运行,胃络瘀滞而成。证见头昏气短,四肢倦怠,胃中嘈杂疼痛,饮食稍有不适或气郁后疼痛随即加剧,甚至引及背部亦痛,腹满便溏,脉多沉涩,舌淡红暗紫,苔白,面黄少华,唇色紫黯等。(4)脾阳不振,中焦虚寒型 由于素体阳虚,或过用寒凉伤伐脾阳,而成斯证。临床证见:胃脘疼痛,喜温喜按,手足不温,口淡纳差,脉沉缓弱,舌淡苔白等。杜教授临证按上述四型施治。另外,本病有不少患者在体检时发现有萎缩性胃炎的病变,但无明显自觉症状,给辨证施治带来困难。杜老则依患者的脉、舌之象,与上四证相印证,符合何型即按之施治,每收良效。